一次暖心且有用的对话

· 1332 words · 3 minute read

看到院里有一个mentorship的活动,作为一个刚开始一段新旅程的小白,感觉非常手忙脚乱,无从下手,遂报名。

匹配上的是一位五年级流病的姐姐。我俩来来回回发了几封信,约了今天见面。

Identity这个玩意儿是能有一些参考意义的。印象中我的PhD level朋友们确实都非常成熟/稳(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是PhD level,是觉得他们年长于我,经历更丰富)。所以当我看到「五年级」的时候,脑子里开始想这位姐姐一定也是一位「定海神针」。

当她问是要Zoom还是在系里见面的时候,我选择了线下,想着这又是一次i人变e人路上添砖加瓦的好机会呢!(得知姐姐来系里还需要坐地铁🚇,感恩)

见面一点都不尴尬,一整个知心大姐姐状。跟她聊完我醍醐灌顶!给了她peanut free的小零食~~表达感谢!

以下是一些对话问答回忆:

Q1 L: 你什么时候有导师的呢?选导师你有什么建议吗?

  • C: 我第一年有一个导师,中途又换了一个导师。所以我是第二年才有的导师。可以考虑一下这几个方面: 1. supervision style: 有些导师喜欢管学生,有些导师更加的handsoff,明确自己喜欢哪种相处方式;2. talk to current students: 跟感兴趣导师的学生了解导师的指导方式

Q2 L: 请问如何培养读文献的习惯呢?因为看到大家说读文献非常重要?

  • C: 可以是在你有一些research questions的时候带着问题的读文献。导师也是一个不错的资源。

Q3 L: 见导师前潜意识恐惧,因为觉得导师知识储备比自己多,怎么处理这种情绪?

  • C:有impostor syndrome是比较正常的。如果你觉得自己处理不过来,可以去Health & Wellness寻求帮助。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角色不光是学生(undergraduate),而是一个researcher,一方面学校的老师们分享他们的知识给你,而你,作为一个独立的researcher,给学校带来你有的技能,学校应该要appreciate that。「没毛病啊~~~」

Q4 L: 这个问题和上个问题相关,感觉偶尔还是会缺乏自信?

  • C:这很正常。第一年还是非常的有挑战性,有很多的课要上,要过comps。但是不要担心,一旦过了这个comps,你变成一个PhD candidate之后,就会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。然后之后就是做研究,参加学术会议,lots of fun!!!当然这个不是一个sudden jump,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
Q5 L: 你住在哪,住的地方感觉怎么样

  • C:midtown,more residential,我在那边住了6年了

Q6 C:工作后你为什么决定要读PhD?

  • L: 好问题。其实一直都想读的。刚硕士毕业那会儿人状态不太对,对自己没有信心,当年就没有申请,第二年就申请了。

Q7 L:你为什么报名了这次活动,因为这看起来是一件花时间&精力&没有收入的事情?

  • C:像我之前说的,我自己走了很多的弯路,接触了clinical epi, chronic disease, 读PhD之前工作了四年。有很多事情我希望在我刚进入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。 (因为自己去明白一些道理是需要犯错,非常花时间)我希望别人少走弯路。

Q8 C:你们community有没有什么联系比较紧密?

  • L:我们每周有一个seminar,但是大家都比较reserved哈哈哈。
    C:get connected非常重要,要用好身边的资源。